目录:
一、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
二、甲状腺的组织结构
三、甲状腺的功能
四、甲状腺的调控
五、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六、甲状腺与机体免疫
目录内容请见下面:
一、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
甲状腺分为左、右两叶,两叶之间由甲状腺峡部相连接,其形呈蝴蝶状。甲状腺位于颈前甲状软骨下方(即喉结下方),气管的两旁。甲状腺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新生儿时甲状腺重1.5克,10岁时重10~12克,成人时重15-25克,正常成人甲状腺重量一般不超过30克。正常情况下,既不能清楚地看到,也不易摸到。
二、甲状腺的组织结构
甲状腺由大约300万个圆形或椭圆形滤泡组成。甲状腺表面由内外两层结缔组织包膜包裹,内层包膜随血管和神经伸入腺体实质将甲状腺滤泡分隔成8~15万个小叶,每个小叶由20~40个滤泡组成。
三、甲状腺的功能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可利用我们从食物、水、空气中吸收的碘合成、分泌、贮存及释放甲状腺激素(即T3、T4)。成年人每日需要100~200微克碘,碘过量或碘缺乏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四、甲状腺的调控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释放都受到人体的甲状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之间形成的反馈系统的调控,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当这一反馈调控系统遭到破坏后,则会造成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增多或减少。
五、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人体内有很多激素,如性激素、孕激素、胰岛素、泌乳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促进机体的发育、生长和器官组织的正常有效运转。甲状腺激素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三方面:
■ 对代谢的影响
1、产热效应
增加机体物质代谢率、氧耗量和产热量,以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和对外界的反应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产热增加,表现为怕热、多汗;甲状腺激素减少时,产热降低,表现为怕冷、少汗。
2、对蛋白质、糖、脂肪代谢的作用具有双向性
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糖、脂肪代谢具有双向性作用。在正常人,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糖、脂肪的吸收和合成。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相反可使蛋白质、糖、脂肪的分解大于合成,蛋白质和脂肪减少,患者体重减轻,血糖升高。甲状腺激素减少时,在蛋白质代谢方面,可使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同时蛋白质的分解也降低,导致蛋白质的更新减少;在脂肪代谢方面,可使脂肪的分解降低,从而导致三酰甘油、磷脂和胆固醇的浓度升高。
3、对维生素代谢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增加对辅酶和维生素的需求。甲亢时患者对维生素的需求显著增加,导致组织中的维生素浓度降低。甲低时患者胡萝卜素转化不能完成,可使患者皮肤发黄。
■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对于婴幼儿及未成年人,甲状腺激素有促使组织分化,促进身体的生长和智力的发育。对于成年人,甲状腺激素不再有此作用。
■ 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于婴幼儿和未成年人,甲状腺激素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成熟。对于成年人,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中枢神经兴奋性亢进,表现为急躁易怒、烦躁不安、语言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颤动、甚至可发展成兴奋性躁狂。甲状腺激素减少时,其表现则相反,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性降低,表现为运动和语言迟缓、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嗜睡。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导致心率加快、脉压差增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甚至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憋气感,活动后加剧,严重时可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甲状腺激素减少时,心动过缓,心率减慢。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依从关系,偶有贫血(与营养不良有关)。甲状腺激素降低时,也可导致贫血(与适应性氧耗减少有关)。
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肠道的肠蠕动。甲状腺激素过多时,肠蠕动明显增加,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或腹泻;甲状腺激素减少时,肠蠕动减慢,表现为腹胀、便秘。
甲状腺激素过多时,还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肝肿大,甚至黄疸。
5、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对生殖机能和性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女性,甲状腺激素过多时,表现为月经稀少甚至闭经、不孕。甲状腺激素减少时,早期表现为月经量增加,经期延长,晚期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
在男性,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可导致性欲亢进,也可表现为性欲下降。甲状腺激素减少时,可表现为性欲下降。
总之,甲状腺激素无论过多或减少都会对机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但经过适宜的治疗后,这些表现都会消失。
六、甲状腺与机体免疫
人体内分泌器官易发生自身免疫应答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也常常受累于自身免疫应答,产生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是人们常说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机体抵抗力差,而是指由于自身抗体的致病作用和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所导致继发的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的泛称。遗传因素决定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易感性,感染、精神刺激、创伤、怀孕、碘的大量摄入等因素的刺激,诱发甲状腺的自身抗原或交叉反应而导致甲状腺发生自身免疫应答。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是遗传(内源性因素)、环境因素(外源性因素)及自身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包括Graves甲亢、乔本氏甲状腺炎、Graves眼病、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特发性甲状腺功能低减症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之间可能有相似的遗传和免疫学基础,一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同时出现或相互转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易患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I型糖尿病、恶性贫血、萎缩性胃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家属患上述疾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高。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具有共同的免疫遗传倾向。